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案3(2份)
- 资源简介: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二单元课时优案3(2份)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3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3 第5课 滕王阁序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优案3
对应学生用书P24
[素材思悟]
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这千古一喟,耐人寻味,生命智慧亦尽在其中,他的归隐是对官场主动放弃之归,是执着人生寻找自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一直坚守着心灵的追求。本想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官场效劳,然而黑暗的官场却让他选择了辞官归田。他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肯为五斗米束带见乡里小儿,于是洒脱离官归隐。“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即使“草盛豆苗稀”却依然“带月荷锄归”。陶渊明高洁的志趣,如那挺拔傲岸的孤松、清新淡雅的秋菊、涓涓流淌的清泉。
自然中释放生命芬芳的陶渊明
你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跨越千年的沧桑,仍留在人们的心中。你宁愿与宅边五柳同住,也不愿与朝中高官同舞,勾勒了一道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风景。
你是一道朴素的乡间风景,你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你生活清贫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你的刚正不屈,你的气魄犹如巍峨的高山,强硬而正直,将官场中那“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的是非颠倒压在脚下;你的现实超脱,亦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印迹,在众多风景中熠熠夺目。
你是中国诗坛上的一支秀丽的奇葩,你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你,就是自然中释放生命芬芳的陶渊明。
寻觅生活中的诗意
陶渊明在田园里享受到别样的乐趣,发现了一种别样的诗意。他摆脱了官场的一切应酬和案牍,一个人在幽静的居室中,赏庭前花开花落,看天边云卷云舒。有时耳畔还隐隐传来远处村落的鸡鸣狗吠,这是何等的惬意与舒畅啊!他犹如鱼儿回水、鸟
……
课时优案3
对应学生用书P32
[素材思悟]
困境中的王勃
他少年就已是才华出众的神童,还是一个集才情与壮志于一身的大文豪,更是一个开初唐近体诗格局,对盛唐乃至我国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英才,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人生路途坎坷失意多感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道出了他报国无门的无奈。可坎坷失意并没有使他沉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一个有志之士身处逆境而壮志弥坚的真情流露。可怜王勃英年早逝,但他的诗与歌,他的抱负与志气,是他留给子孙后辈最宝贵的遗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才华早露,仕途坎坷。年轻时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因戏文《檄英王鸡》被逐出王府,后擅杀官奴当诛,遇赦免死。高阁盛宴,美景良辰,引发了他盛筵难再之悲、身世之悲。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不屈,王勃发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宣言,他知道不能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也绝不学放纵不羁的阮籍为“穷途”而哭。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生活还是要继续,要相信:希望永远就在自己心里。
光载千秋的王勃
生命之花凋谢在25岁年少有为之时,留给世人的是一份遗憾与伤痛。流星般划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又彰显了一种生命的奇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撼人心弦。生动细腻的山川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强烈真挚的宾主情、父子情、志士情融为一体,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笔述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