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学案3(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11 20:37: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课时优案3(2份)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3 第8课 咬文嚼字 Word版含解析.doc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5课时优案3 第9课 说“木叶”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优案3
  对应学生用书P49 
  [素材思悟]
  推敲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也一样,要写出绝妙的佳作,就得全力以赴,用心为之。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强调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情感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严谨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孟郊的“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卢延让的“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无不诠释着美言妙句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也许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创作出足以“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进行一番“咬文嚼字”。
  遨游美学海洋的朱光潜
  朱光潜在美学领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辛勤耕耘了五十多个春秋,几乎涉猎了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和审美哲学等各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有许多独到深刻和发人深省的见解。他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学术道路本身就是一笔精神财富。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译著这方面,他以一种沧桑、一种智慧、一种提升、一种解脱的文笔去翻译,因为是翻译,有了可以掩饰得很好的自傲,以及这一切背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寂寞,加以黑格尔氏特有的综括群言、吞吐八荒的气势,遂造成了他别致的译笔。正是由于他的辛勤努力和精湛研究,才使得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小试身手]
  “推敲”乃是千古美谈,朱光潜却勇于质疑,认为“推比敲”好,请以“质疑”为话题,写一段有深度的议论片断,20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人只有在不断质疑中才能有所建树,质疑精神乃是照亮人类文明的自由之光。袁隆平质疑“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一个世界性“金科玉律”,进而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也成就了他“杂交水稻之父”的美名。朱光潜质疑韩愈几成定论的“推敲”意见,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他最终也凭借渊博的知识和谨严的治学态度,成为我国具有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要探疑。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质疑这把钥匙,去开启五彩缤纷的未来之门吧!
  1.[高考源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课文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水平极高,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答: 
  ……
  课时优案3
  对应学生用书P56 
  [素材思悟]
  处处留心皆学问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使人读后满口余香,妙处难与人说。本文作者林庚以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坚守心灵的选择
  在原则问题上,我们要做到“坚守规则,矢志不渝”。即便是大多数人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我们也要独自看守心灵的月亮,像屈原那样,“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坚守心灵的高洁,“虽九死其犹未悔”。著名学者林庚,一生恪守诗的尊严,在文学研究上,他把满腔热忱都投入诗的国度,痴心不改,即便是对待退休之前的“告别课”,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传达出诗的“美丽”;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款款讲来,滔滔不绝,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飘动……是什么让他有如此魅力?是坚守心灵的选择,是“看守”心灵的月亮。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对比下来,岂不羞赧?
  盛唐少年精神的林庚
  他是一位诗人,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是一位学者,一位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的学者,留给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他是一位导师,一位“有童心,毫不世故”的导师,始终坚守他的布衣精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过平常日子。
  他为人治学都是那样率真洒脱。他爱生活,爱家人,爱学生,爱诗歌,爱音乐,爱运动……他当年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前锋,直到他九十高龄时,还常在院子里引吭高歌威尔第和莫扎特的歌剧……在林先生身上,始终闪耀着盛唐的少年精神。
  [小试身手]
  从课文中寻找素材,以“深层阅读”为话题,写一段有深度的议论片断,20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要学会深层阅读。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仅靠三十六集的电视剧就能了然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福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中,从人们最熟悉、习以为常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