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学案(5份)
-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5份)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 单元导读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 报任安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 单元序列写作11 学会分析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江苏高一语文下(江苏专版)教师用书:第11单元 渔父 Word版含答案.doc
报任安书(节选)
一、读准字音
箠楚( ) 圜墙( ) 占卜( )
羑里( ) 强颜( ) 曩者( )
阙然( ) 诎体( ) 绛侯( )
膑脚( ) 愠色( ) 赭衣( )
累百世( ) 暴肌肤( ) 缧绁( )( )
剌谬( ) 槛阱( )( ) 倜傥( )( )
[答案] chuí yuán bǔ yǒu qiǎnɡ nǎnɡ quē qū jiànɡ bìn yùn zhě lěi pù léi xiè là jiàn jǐnɡ tì tǎnɡ
二、辨识通假
(1)其次诎体受辱 ( )
(2)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
(3)见狱吏则头枪地 ( )
(4)及罪至罔加 ( )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
(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
(8)则仆偿前辱之责 ( )
[答案](1)“诎”同“屈”,弯曲 (2)“关”同“贯”,套上 (3)“枪”同“抢”,撞击 (4)“罔”同“网”,法网 (5)“摩”同“磨” (6)“底”同“抵” (7)“失”同“佚” (8)“责”同“债”
三、一词多义
(1)望若望仆不相师(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先达德隆望尊(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2)务推贤进士为务( )内立法度,务耕织( )惟陈言之务去( )
(3)胜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沛公不胜桮杓(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积累文言阅读经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一篇课文属“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按照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提示,本单元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探究意识。第一板块“生存选择”围绕“生存与毁灭”组织学习材料,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探讨愿望,在问题的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第二板块“真的猛士”在第一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存选择”的问题,看看鲁迅笔下“三一八”这个历史瞬间中种种的人生造型,在具体文本情境中拓展深化认识,学会人生的选择。
《渔父》
屈原,纯真的诗人啊!你绝不肯唯唯诺诺以保平安,在冷漠、诬陷、迫害交织成的罗网中,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你苦谏,你呼号,你抗击狂风暴雨,你慨然面对沉重的命运!你被投掷于大荒,披发抚剑,开始了无尽的漂流;独立在苍茫的暮色里, 仰天长啸;穿行于荒草蓬蓬的湖畔,低头苦吟。世道浑浊,众人皆醉。苟活是比死更可悲的生,你庄严地选择了你的道路,像一颗流星陨落于大海。一声爆裂,一阵青烟,你在滚滚
……
学习写议论文,尤其是要学习论证。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总的来说,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会“五种”常见的分析法
1.假设分析
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证后,从反面假设分析,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假设推理的关联词一般用“如果……那么……”,其他还有“试想……”“假如……那么……”“倘若”“若”等。
2.概念分析
就是对作为论据引用的概念、学说或文章的重要概念加以解释、说明或阐发,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如以“悲悯”为主题写作,可以对其内涵与外延加以界定:悲是哀怜,是慈悲;悯是体恤;悲悯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对整个自然界所有生命因怜悯而充满人性关怀的高尚情感。表达形式为“××就是……”。
3.比较分析(正反对比分析)
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发现不同点,使读者深刻地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正反对比分析的标志性词语为:相反,而。思路经常是找出两个事例的相同点,予以正面事例的分析,再进行反面事例的分析,最后正面强调。
4.因果分析
这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或结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概述事例后,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行分析,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