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2/22 11:00: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010字。

  8 寡人之于国也
  平“语”近人
  [习大大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讲话)
  [经典释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荀子•王制》,它的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就是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
  荀子的这个比喻中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的这个比喻,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非常地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比如说隋朝,隋炀帝做了很多事情,对于隋朝治下的老百姓来说,那么高频率的战争和劳役,就意味着沉重的苦难。老百姓没有办法,愤怒的老百姓像一滴一滴的水,汇成了一个愤怒的巨浪,这种愤怒的巨浪,最终推翻了隋朝的政权。
  国学经典
  《大学》经典名句解读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注释】 选自《大学》第十章。不恕:不能推己及人。喻:使人明了,使人接受。
  【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赏析】 要治国,先齐家;不修身,不可以齐家。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理国家,是最自然的事,所以《大学》里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君的修身,对人民起着表率作用,治国者的举止最能引起人民的注意和效仿。治国者必须谨言慎行,务求言行一致,凡是推行的礼乐政令,自己能身体力行,并能慈爱人民,体贴民心,考虑养民教民之道,使人民对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