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案17
- 资源简介:
约13440字。
12 阿房宫赋
◎诗海拾贝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颔联围绕题目中的“过”字展开描写。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真切。尾联表达出诗人对加在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语林撷英
杜牧名句摘录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句》)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7.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
8.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金谷园》)
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10.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11.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题扬州禅智寺》)
◎作者卡片
姓 名 杜 牧
生卒年 803-852
籍 贯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字号称谓 字牧之,世称“杜樊川”
相关材料 晚唐著名作家,诗文兼擅。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将他与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杜樊川”。有《樊川文集》
◎背景呈现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水之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