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0490字。
人教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共2篇)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图表,从图表中提取信息。
2.积累阅读经验,培养阅读兴趣。
3.了解名家名著,掌握读书方法。
4.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阅读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
2.学会阅读图表,从图表中提取信息。
3.在活动中学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倾听。
一、导入主题
师:北宋诗人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的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是如此重要,那大家喜欢阅读书籍吗?你平常喜欢看什么书?你每天大概读多长时间的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板书:少年正是读书时)
二、了解阅读情况,明白阅读意义
1.了解阅读情况
(1)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
师:为了深入了解大家的阅读状况,请同学们用几分钟时间填写教材P88的资料二“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生填写调查问卷)填完后请大家对比教材P87的资料一的柱形图,说说自己的阅读状况是怎样的。
师指导:读柱形图时,要先看清图表上的数字、文字等所表示的信息,再观察柱形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形、数字、文字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取出信息。资料一的柱形图与资料二第三问都是反映阅读量,将自己填写调查问卷的结果与资料一比对,就会知道自己的阅读状况。
学生活动:
①生阅读“资料一”柱形图,结合个人调查问卷填写的内容,写成100字左右的个人阅读状况报告。
②师指名发言。
预设 我国9—13岁未成年人在阅读率指标和人均阅读量指标两方面都远远高于18—70岁成年人,可见9—13岁的未成年人比18—70岁的成年人更喜爱读书。国民图书阅读量的指标约为8本,有的学生年阅读量根本没有达到,阅读时间很少,读书只读老师要求读的,或者爱读漫画故事书,读书很随意,有的甚至没有任何阅读习惯。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师:通过大家的反映,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让我们读读下面这组数据,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电子书阅读量则为3.32本。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
(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预设 我国2019年的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较2018年有所下降。
2.明确阅读意义
师:不仅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我国成年国民的整体阅读状况也令人担忧。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结合上面的数据和下面名人对读书的阐述说说你的看法。
课件出示: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预设 阅读书籍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开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