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600字。
《致云雀》参赛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从新诗表达与章节形式的角度,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2.以作品的诵读、领悟为基础,从表现形式的角度落实赏与仿的训练。
一、知识梳理
1.关于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__________著名作家、__________诗人,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大量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等。雪莱崇尚__________,歌颂__________,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写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的同时,寄托自己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雪莱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象征着诗人自己的__________化为了大自然的__________。在艺术上,雪莱完成了一个溶于伟大的自然的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酣畅lín( ) lí( ) 不shì( )雕琢 霞wèi( )云zhēng( )
wǎn( )转歌hóu( ) 倾吐zhōng( )心 xī( )利无比
zhān( )前顾后 yíng( )火虫 蔚lán( ) 晨xī( )
ní( )虹 甘lín( ) guī( )阁 chì( )热
晶yíng( ) yìn( )蔽 摧cán( ) 芳fēi( )
鲁mǎng( ) 闪shuò( ) 春lín( ) 花lěi( )
chún( )酒 bèng( )涌 明chè( ) 倦dài( )
yì( )或 涌xiè( ) bìn( )弃 zēng( )恨 bǐ( )弃
凯旋(意思是“”习惯性错误:胜利凯旋、凯旋而归)
3.创作背景
据雪莱夫人回忆,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诗歌写于他创作的高峰期,两年后,诗人便不幸辞世,而这首诗被人们公认为雪莱的“好诗”。
二、问题探究
1.梳理文章结构
1-2节:
3-6节:
7节:
8-12节:
13-16节:
17-19节:
20-21节:
诗歌从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2.听与诵,整体把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