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4570字。
《致云雀》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情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
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鉴赏“云雀“这一形象,感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精神理想。
【教学方法】
运用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句诗给了处在寒冬的人一个美好的希望,尽管现在是寒气凌冽、寒风萧瑟的冬天,但冬天过去了,春天就会到来,到时大地复苏、春风和煦、春光明媚,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雪莱的另外一首诗歌--《致云雀》。
二、作家简介
1.了解作者—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民主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人物轶事】
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近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
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