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学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21 9:38: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核心素养提升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课文回扣•规律总结
  分析论点的方法
  如《咬文嚼字》,作者首先列举四个事例,从不同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最后在文末点明主旨: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分析论据的方法
  如《说“木叶”》引用大量诗句作为论据,起到了多方面作用: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说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分析论证的方法
  如《谈“中国诗”》中作者为了让听众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典例探究•迁移运用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
  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