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30字。
《再塑生命》教案
福州三中 黄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词语。
2、了解莎莉文老师与海伦的故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提炼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理解“爱能创造奇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提炼的能力。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爱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启发研讨法。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文章。
2、联系实际拓展法。引导学生从文章出发,寻找生活中的相关画面,感悟点评,透过文章看生活。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补充课文内容,同时也调剂课堂气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
(放《二泉映月》片段)
你觉得这段音乐要传达给你的是什么样的心情?
(……)
这段音乐叫《二泉映月》,是盲人阿炳(华彦钧)的作品。
生活在光明世界中的我们,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们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她的心路历程。
(板书:再塑生命)
你了解海伦·凯勒吗?是什么遭遇让她成了一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人?
参考:对,猩红热,它让一岁半的海伦从此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让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这时的海伦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童年时的海伦。
资料:海伦凯勒在1880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西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塔斯,她出生的时候,视力和听力完全正常,直到她19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个不知名的病,现在的医生认为可能是猩红热或者脑膜炎,但是不论是什么病,当海伦高烧退去的时候,她已经是个又盲又聋的孩子了。
接下来的几年,对海伦及其家庭来说是很艰难的,海伦变成了一个难以相处的孩子,她打碎盘子和灯泡,她的尖叫和突如其来的坏脾气让全家不得安宁,有次甚至差点亲手摔死了自己的小妹妹。亲戚们认为她是个怪物,应该把她送到孤儿院中去。
海伦凯勒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当时的我,由于又聋又哑,陷入了双重孤独之中,并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缘于关心的话语和怜爱的行为以及伙伴间的情谊,也不懂得这些对于我的人生的意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强烈地渴望表达自己,而单调的手势则远远不够用了。每次我所表达的意思不能为人所理解都会带来心情的极度恶化,还可能引发内心烦躁、痛苦、愤怒的大爆发。我感觉就好像有无数只无形的手在紧紧抓着我,撕扯着我,不管我怎样疯狂地挣扎,想获得自由,都无济于事。长期以来,我都处于一种战斗的状态,这不仅是身体与病魔的斗争,更是灵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