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事明理——写游记悟人生》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写作素养实践 缘事明理写游记悟人生
技法提炼一 抓住特点,准确描述。
典例一:
牡丹的特点是花大、型多、颜色丰富。我们在李集参观了一丛浅白色的牡丹,花头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骇异。大队的支部书记指着一朵花说:“昨天量了量,直径六十五公分。”古人云牡丹“花大盈尺”,不为过分。他叫我们用手掂掂这朵花。掂了掂,够一斤重!苏东坡诗云“头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类: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大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通称“三类、六型、八大色”。姚黄、魏紫,这里都有。紫花甚多,却不甚贵重。
(节选自汪曾祺《菏泽游记》)
【点拨】这段文字是如何描写牡丹的?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作者通过对菏泽牡丹的观察和了解,突出菏泽牡丹“花大、型多、颜色丰富”的特点,非常准确。我们在游览时,要仔细观察了解景物的特点,在写作时才可以写得生动、具体,写出其与众不同之处。
技法提炼二 确定合理的顺序,依次描写
典例二: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被吕洞宾度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站在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
(节选自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点拨】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这段文字依据三个立足点——岱宗坊、虎山水库、坝桥。分别写了虎山水库七股大水和坝桥的平静湖水,这两幅画面交相辉映。我们可以用移步换景法、视角变换法等合理的安排描写的顺序。
技法提炼三 写出感悟,写出新意
典例三:
看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变得不耐烦:你这算什么海市?海市原本是虚幻的,正像清朝一个无名诗人的诗句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