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行文之中学扣题
- 资源简介:
约6720字。
写作二轮专题复习资料:行文之中学扣题
【学习目标】
一、把握写作训练“行文之中扣题”的要求。
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行文之中扣题”的水平。
【导入学习】
审题是写作的重要一环,审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可是有的考生明明觉得自己审准了题还是被阅卷老师判为偏题。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行文过程中没有适时、准确地扣题。写前审题,写中扣题,这才是符合题意的完美过程。 如何审题,我们在一轮复习时都进行了专项训练,现在我们要讲的是在行文中如何扣题。
【自主学习】
记叙类文章的扣题见料
一般认为,记叙类文章点题不如议论文那么方便,很难直接契合文题。然而,只要设计合理,依然可以有很多点题之处。概括起来,记叙类文章“点题扣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点题
由于文体的特殊性,记叙类文章一般不太容易像议论文那样开宗明义,直接点题,因此标题点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最好的办法是在标题中出现主题关键词。如以“慢”为主题的材料作文,一考生就采用了“意象+材料关键词”的形式拟题:慢享炸酱面。
2.细节描写点题
著名作家曹文轩在《感觉崇尚》一文中就曾说过:“文学艺术确实完成了一次从古典形态往现代形态的转移……这一特征便是:文学艺术从‘义’过渡到‘感’。”对于更讲究文学趣味的记叙文来说,这种暗含主题的感觉意识往往比直观呈现主题要更加高明。高考作文阅卷评分表解中,每年对一类卷记叙文的要求也都是“有生动传神的细节”。而所谓的细节,就是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主题,让人从中“感觉”到作文关键词背后的内在意蕴,而非仅仅是看到这个关键词的出现。如果让这个暗含主题的细节反复出现在文中,那自然强化了点题的力度。
3.叙议结合点题
为了明确主题,记叙文可以叙议结合,但不宜太多。可以在结尾处用一句议论或抒情点破主题。
【佳作示范】
老师,老师
四川一考生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上,老师深情地对学生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老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殷殷期待,浓缩着老师对学生的牵挂与不舍,既让人感动,又令人感伤。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这不仅是古人的智慧,也是老师对自己“传道授业解惑”职业的最好诠释。显然,老师让我们“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