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深授渔,寻石激浪”作文课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高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18 7:55: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潜深授渔,寻石激浪——一堂作文教学课的启示
上海市七宝中学 杜保军
这个课题曾几经修改,起初是“议论文如何写出深度来”,后来觉得同部分教学内容之间有些疏离,就改为“议论文如何多角度分析”,但试讲过后又觉得不贴切。几经斟酌,确定为“议论文写作中的几个思维方法”。之所以不厌其烦的介绍这个情况,就是因为在课后我才发现,就是在这个不断的修正课题的过程中,我误打误撞地闯入了一块有着迷人风光的教学风景区。
课堂教学简录
一 导语:
各种各样的作文方法,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了,但如何让文章焕发出一些深意乃至新意来,其根本并不在于文法。因为文法不过是“表”;其“里”呢,便是看待事物,审视现象的思维方法。抓住这个“里”,才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师问生答,得出结论)
板书:文法(表)——思维(里)
Powerpoint演示:议论文写作中的几个思维方法
二 讨论课前作业:
作业:以“静”为话题作文,一位同学在论述完为什么需要“静”,即“静”的好处(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有助于学业事业成功;静以修身,认清自己,从而完善自我;获得一种内心的快乐)之后,就写了结尾段。如何在结尾段之前,加上一二百字,使文章得以充实和丰富,并获得深化和提升?(组织广泛发言,热烈讨论)
——谈谈怎样才能做到“静”:克己复礼,抛除过多的私欲杂念淡泊得失(陶潜);认清规律,做事抛除急功近利“成名要趁早”的浮躁心理,坚定水到方能渠成的信念(田中耕一)。
——由“静”想到“动”,人生须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对个人而言,静的功效;对民族而言,静的功效。
——退一步讲,静并不是单纯的消极和死寂,不是心如古井不波,不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教师小结:因果分析,条件分析,正反分析,“小我”到“大我”分析。
三 发两篇文章,组织阅读讨论总结,进一步深入理解几种思维方法
《孩子“啃老”,谁的责任 》(《环球时报》2005-10-25) 
《“忙”的三种境界》(2004年上海高考一类卷作文)
教师小结:两文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因果分析(内、外因);条件分析;客观主观分析;物质——精神;正反分析;小我——大我。以上分析角度往往交叉,而且议论文写作的思维方法远远不止于此。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教师板书:力求穷尽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Powerpoint演示:因果分析,条件分析,正反分析,“小我”到“大我”分析,“物质”到“精神”
四 课堂练习拟提纲,组织发言交流,教师最后总结
文题:对刘翔热的冷思考 
(一)初步分析:
1因果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刘翔热):
帅气,星味——中国田径的唯一——激发国民自尊心民族自豪感
2条件分析(怎样向刘翔学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