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5460字。
综合性实践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学生为主体,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建构基于学生需求和感受的综合性学习新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方式的开发,要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入手,一切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合理进行。将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自然渗透进综合性活动中,减少枯燥说教,做到润物无声。
2.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可以在在线课堂上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在线课堂教学变成双向甚至多向的教学活动。利用新技术的交互性特点,使学生真实地融入课程活动中。学生在在线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欣赏的机会,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体验活动的快乐,获得方法性知识。这种形色共现、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享、讲述与倾听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取得比传统教学手段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走出传统语文课堂,实现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链接。
3.本设计立足“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和学生基点及其发展需求,期望通过时事导入、情景带入、合理延伸的方式,围绕“互动创新”,将教师“输入”与学生“输出”相结合,焕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新生机。结合教学目标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四个环节展开,打造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学链”,让课堂充满活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但学习方法不甚明确,在具体活动设计上,针对部分学生读书目标不明确、读书方法不当、不会选书等问题,设计了系列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各类活动兴趣浓厚,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浓厚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合适的学习环节。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程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1.明确读书之必要,学习几种常见的读书方法,学习如何做读书笔记。(重点)
2.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力求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坚持阅读,逐渐爱上阅读,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难点)
3. 提高读书类活动的参与意识。激发对当下读书现状的思考与对未来阅读生涯的期待。(重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事实导入——营造读书氛围,明确学习目标。
一、导入
(并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读书氛围。)
同学们好,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来,无数优秀的党员带领国人前赴后继,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在优秀的党员中,我们永远都会铭记一位敬爱的总理——南开大学的杰出校友——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