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专题练习
- 资源简介:
约4010字。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专题练习
获奖者中,有长期坚守教育一线的乡村教师,也有来自草原的蒙古族牧羊人;有成名已久的大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新秀……名家新锐济济一堂,用优秀作品呈现新时代文学的多元、丰富与深广,展现中国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强劲动能。
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高原”“高峰”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掌勺人”王德反穿着老羊皮袄,戴上用冰水浸湿的帽子、手套。先用柳木勺子迅速舀起一勺沸腾滚烫的铁水,然后用力打向城墙。瞬间,成百上千的铁水珠在冰冷的城墙上炸裂开来,绽放出朵朵金花,在城墙上、夜空中绽放,此起彼伏,接天连地,形成一条金花流动的瀑布,好一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景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建筑的美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共审美。精美的建筑是城市的亮丽风景线,装点着城市的外在形象,传承着城市甚至国家的文脉。我们看到斗兽场,就会想到古罗马;看到巴洛克建筑,就会想到意大利文艺复兴;( ),( )。与之相反,“丑陋建筑”会对公共审美造成伤害。
3.在括号中补写两句,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国风出圈,文化破壁。风华绝代的传统文化是个“无尽藏”,如何把青灯古态变为符合当代技术水准的流光溢彩,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赵九章,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他用61年传奇人生谱写出一曲乐章——它在动荡与炮火中跌宕起伏,在悲欢与离合中百转千回,在复苏与萌芽中摇曳多姿,在奋发与自强中荡气回肠。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
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