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市部分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论语》(《红楼梦》)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约9030字。
《论语》(《红楼梦》)阅读专题
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二)(共6分)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②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③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对第①则中的“已”有两种解释,一是句末语气词,无义;二是停止之意。你认可哪一种解释?请解释第①则的意思。
(2)第②④则中,孔子认为对与自己思想不同的人应持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并从②——④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现实谈谈孔子的这种态度给我们的启示。
20. 《红楼梦》在艺术创作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如: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善于运用“冷与热”,在情节的取舍上善于运用“藏和露”,在艺术氛围的创造上善于运用“悲与喜”。请从上述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举例谈谈你的理解。
202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下面这则语录中“愤”“悱”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本则语录所蕴含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分别是什么?(4 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上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是如何体现的?从下列语录中任选一条加以阐述。
①子夏【1】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注释:【1】子夏:名商。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16.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有学者认为:贾宝玉是一个身陷重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