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 论语 >十二章》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教学目标:了解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特点和考点;
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答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命制试题的形式把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特点及考点。
教学难点:文言文比较阅读中“联系点”、“可比点”的理解性问题答题策略。
教学方法: 研究探讨法 归纳整理法 练习归纳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讲义。
教学过程:
(一)导 入:中考试题中的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是同学们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同学们在文言文学习上有个较高的起点,以及培养同学们迎难而上的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形式——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二)了解特点,把握关键
请同学们阅读下发材料,观察它都有哪些特点。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赞》)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 (2)不能去云 (离开) (3) 传十余世(流传)
2、请为下列句子断句。(断2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解析】技巧一:常用虚词断句法 技巧二:句子结构断句法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解析】第(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