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除夜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16 20:59: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160字。

  诗歌专题训练---------除夜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①
  苏轼
  行歌野哭②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②行歌,边行走边唱歌;野哭,哭于郊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除夕夜听到行歌和野哭时的感受,远处灯火、疏星渐趋暗淡,营造了除夕夜昏暗冷清的氛围。
  B.颈联起句写盖着两层被子双脚依旧冰冷,既是写夜来霜重给身体带来的感受,也写出了特定场景下内心的悲凉。
  C.尾联“谢”“嫌”“许”三字皆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深夜孤舟唯残灯相伴的情景,蕴含了作者的无奈之情。
  D.全诗以悲情起句,“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残灯”“孤舟”诸语,无不充满冷寂愁郁的色调,望而生悲。
  2.请结合诗歌前两联简要概括作者除夜“不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①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②。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注】①生盆:中国民间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的火盆。②椒:即“椒酒”。《荆楚岁时记》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贡樽。”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除夕之扫拜,大年三十,须打扫茅屋,清除昔日的尘埃,除旧布新;燃一炷清香,祭拜天上的先祖与神灵。
  B.颔联写除夕之辞旧,世间万物都在送别残冬,迎接春节的到来;一年结束的日子,正在今夜,点出除夕夜的意义。
  C.颈联写除夕之场景,生盆里的火燃得正旺,爆竹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酒向长辈敬酒的声音。
  D.尾联写除夕之祈盼,农夫预先知道明年的农事一定很好,虽然冬天的瑞雪尚未完全消融,但一定会有春暖花开之时。
  4.时至今日,“除夕”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些习俗依然在传承,这些习俗中反映出某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①。
  老度江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