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不遇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1 12:02: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700字。

  诗歌专题训练:不遇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1)
  高适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2)。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3)。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开长安后寓居蓟门所作。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而去官;郭密之,晚年任诸暨令。【2】搔屑:萧瑟。【3】芳节:良时。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远”两句写诗人登上蓟丘,看到一片萧瑟景象,顿生孤独之感。
  B.“迢递”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已分别了十年,各自畅游于千里山水间。
  C.“才华”两句写王之涣、郭密之两友人的个人情况和所处时代特点。
  D.“逢时”两句写诗人人生路上遇事多有错谬,内心有着深沉的感受。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扣题,“迢递”八句承接此四句,回忆自己与二友人相聚时的情境。
  B.“阻”“带”二字形象写出云海阻隔、风雪交加的情状,交代“不遇”之因。
  C.诗作结尾两句中的“矣”“但”两个虚词只为了凑足音节,无助于表情达意。
  D.全诗由眼前景写到心中情,勾连过去和当下,层层渲染出诗人内心的感触。
  3.诗中说“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诗人有哪些心里话要和友人说呢?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①,看竹②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繁体字“凤”分写为“凡鸟”)。②“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献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扣题,借“桃源”“柳市”等词,描绘出吕逸人远离尘俗、超拔绝世的隐居环境,为下文抒情奠定基础。
  B.本诗颔联饶有雅趣,作者虽访人不遇,但“不敢”“何须”等词表明作者又绝无懊恼之意,其隐逸志趣可见深笃。
  C.本诗尾联“种松皆作老龙鳞”一句,意思是手种之松,树皮开裂得像龙鳞一样,表明作者虽年老但却不减壮志。
  D.本诗笔调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脱俗之致,读来颇有情味。
  5.本诗刻画吕逸人形象的手法极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郭道士不遇
  白居易
  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①去不逢。
  看院只留双白鹤,入门惟见一青松。
  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
  欲问《参同契》②中事,更期何日得从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