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读书诗
- 资源简介:
约8720字。
诗歌专题训练:读书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读书
宋琬〔清代〕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注】①宋琬:清初著名诗人,顺治四年进士,“两度系狱”,饱尝过宦海沉浮的险恶“风涛”。②行幐(téng):行囊。幐,盛物的布袋。③白鸟:蚊子。④蠹鱼:这里指书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可见诗人身在旅途舟车劳顿,“久抛”一词写出诗人不想读书已有一段时间了。
B.第二句中直写舟中蚊子、苍蝇惊扰,令人憎厌,因此诗人不能静下心来读书。
C.第三句诗人将自己比作书中的书虫,表明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D.全诗借舟中读书之事,抒发诗人悲苦生涯中的哀愤之情。
2.诗的最后一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四时读书乐•冬
翁森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歌咏读书之乐的劝学诗,它将冬季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体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
B.第一句描写叶落之树、水尽之崖,渲染出冬日的萧索与凄凉;第四句描写大雪压庐,暗示了心境的压抑与寂寞。
C.“灯动壁”写出了灯光摇曳映照墙壁之景,“高歌”写出了诗人纵情放歌之声,视听结合,妙不可言。
D.冬日的夜晚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火炉热茶,特别适合读书。边饮茶边读书,浸染熏陶,诗人感到身心俱清。
4.这首诗是如何把冬季与读书之乐联系起来写的?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