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端午诗
- 资源简介:
约8430字。
诗歌专题训练:端午诗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①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②,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③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④,更怀椒釂。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⑤。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①刘克庄:南宋词人。一生关心国事,志在收复失地,却仕途坎坷,屡遭挫折。②结束:装束、打扮。③灵均:屈原名平,字灵均。④纫兰佩、怀椒釂:佩秋兰于身、持香酒礼神。⑤角黍:粽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十分巧妙,用石榴花、钗符艾虎等物点明节令,照应“端午”。
B.“儿女”等句写青年们争夸装束、兴高采烈,游人观渡、热闹非凡。
C.“老大”句写词人并不想与“年少争旗鼓”,凸显其作为旁观者的心态。
D.“溪雨急,浪花舞”一句,想象出赛龙舟的争渡场面,极富动态美。
2.有人评价此词“以历史为镜,抒写悲愤之心”,请结合下阕,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①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注]①徐君猷:名大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当时黄州知州。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先描写自然,再转到描写民俗生活,选取的景象与人物活动十分具有代表性。
B.词的下阕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着苏轼与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谊。
C.“狱草烟深”一句描写环境,突出监狱条件的恶劣,与端午佳节喜庆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全词借景抒情,名为写端午风俗,欣赏自然风光,实则借题发挥,赞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称赞他使民安乐的功绩。
4.“天气尚清和”是理解本词上阕的重点,有何精妙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诗设问开篇,“自”与“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一样,为了营造孤寂氛围。
B.文诗“万古”二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屈原精神跨越了漫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