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00字。
祝福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刘树华
设计指导思想
运用活动课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活动中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去体验文本所承载的人文内涵。
活动课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从半独立研究过渡到独立研究,从单一问题的研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研究,从参加局部研究过渡到掌握全过程的研究,譬如先了解祥林嫂的悲剧,后探究死因,最后探究小说的艺术美感,这一探究的过程,就决定了教学中允许学生互换角色,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实现多元思考。
具体的活动方式:首先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探究的角色,然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没有对文本的理解,就难以捕捉文章中的信息,找不到为角色辩护的依据,活动课的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时,走进那个时代,切身体会在当时环境中的人物的心理、性格。
注意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活动课需要角色有理性的思考,虔诚地面对人物的命运,用触动心灵来感受,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让“共同视域”和“期待视野”达到较好的融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带有一种庄严感,不能让悲惨的命运,深刻的人文内涵,在谈笑中变得浅薄。
当然不同类型的文本,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分类对待,因文而教,师生在课堂上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在预习中解决)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小说取名为“祝福”的深刻含义。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作深入的研究。
2.小说中社会环境描写所反映的时代特性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用社区调查的方式,分角色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放《祝福》中祥林嫂倒毙街头的片段(创设情景)
背景材料:
昨天接到报案,鲁镇街头有一个老妇倒毙在雪地里,我们马上来到了事发现场。现场勘察——老妇满头白发,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她的身旁有一个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支比她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在座的各位都是鲁镇人,你们都在家里忙着祝福,祈求来年的幸福,而她为什么死在雪地里?她是谁?哪里人氏?因何到此?又是如何落魄到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