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9 10:17: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扬州慢》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审美鉴赏),分析艺术手法(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诗人情感(审美鉴赏)。
  2.体悟词人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悟词人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不吝溢美之词,为扬州留下诸多千古传唱的名篇。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极言扬州的富庶繁华;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 , 二分无赖是扬州”,勾勒出扬州的娇美可爱;单是杜牧一人,就在这里留下了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写尽了扬州的富饶绮丽和缱绻柔情。杜牧的扬州诗数量虽然不多,却几乎首首都是经典。“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写扬州的明丽风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写扬州的娇美女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的闲逸生活。杜牧离开扬州三百多年后,时年 21岁的南宋词人姜夔来到这里,他看到的,还是杜牧笔下的那个扬州吗?
  二、略读小序,把握关键信息
  在正文之前,姜夔还写了一段序言: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序言的前两句,告诉我们词人到达扬州城时的时令、天气及城外的景象。此时正值冬至,一场夜雪刚刚结束,天空放晴,城外野麦满眼,不见人烟,似乎已经预示着城内是同样的寥落荒凉。第三句写入城所见,寒水、暮色、戍角,其声其色,或动或静,皆合“萧条”二字。第四句触景生情,由扬州的昔盛今衰生发出悲怆之情,写出本词的创作缘由。最后一句用“黍离之悲”为本词定评。结合课下注释,我们可以知道,“黍离之悲”是指“故国残破的悲思”,正合当下姜夔“感慨今昔”的场景。
  那么“故国”究竟是怎样的故国?“残破”又是如何的残破?这“悲”在何处?这“思”的又是什么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