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6 14:53: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50字。

  《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剧本情节,体会“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巧妙构思,了解“卷轴式”的结构特点;
  2.鉴赏本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蕴丰富的潜台词。
  教学重点
  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一、献丑作诗,故事导入
  有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请教怎样写诗。老舍说:“我不会写诗,只是瞎凑而已。”有人提议,请老舍当场“瞎凑”一首。
  “大雨洗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洗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乐家。高长虹是现代名人。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冰莹即谢冰莹,现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碧野是当代作家。林风眠是画家。这就是老舍高超的语言驾御力。
  二、品读课文,结构特色
  曹禺曾称赞《茶馆》第一幕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对于这“罕见”,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写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还有人认为是说老舍对事件与情节的选择。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
  观点一: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构思“罕见”。
  课文中的茶馆是个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老舍认为“戏是人带出来的”“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儿”。因此《茶馆》采用了“以人带事”的创作手法,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了茶馆老板、民族资本家、太监、教士、农民、打手等各色人物70余人。众多的人物被放在不同的时代风貌中,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同时,又与时代发生关系。在横向层面,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刻画和比对,以及对这些人物在茶馆中活动的横断面的截取与组合,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铺展开来。在纵向上则打破传统戏剧“三一律”的束缚,通过长的时间跨度来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变化,从而展现了长达50年的社会变革图景。纵横结合,以点带面、多线并行。
  观点二:老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编剧手法“罕见”。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在世界戏剧史上罕见的情形:一是人物众多,在《茶馆》第一幕里光是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 个,他们完成使命之后,老舍又让他们“闪退”。尽管像马五爷、庞太监这样的人物都“招之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