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20
- 资源简介:
约2520字。
授课
时间 2023年 11月 30日 星期 四 授课教师:
课题 爱上一座城的今昔
——《扬州慢》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下册
素养
目标 1. 学会对比《扬州慢》中扬州城的今昔之景。
2. 理解作者在本词中抒发的黍离之悲,体会作者怀古伤今的写法。
3.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家国之情,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
授课时数 共1课时
教学重点 1.对比《扬州慢》中扬州城的今昔之景。
2.理解作者抒发的黍离之悲。
教学
难点 1. 诗人营造的“凄寒”意境,体会诗人的黍离之悲。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家国之情。
对接高考 1. 本诗需要背诵,对应高考情景默写题。
2. 对应高考的怀古伤今类诗词的赏析。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高二对怀古伤今类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但理解不透彻。
2. 对扬州城的历史了解不够,不了解用典部分的诗句出处。
活动准备 1. 学生自读字音字词。
2. 了解扬州的历史。
3.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自主练习册、课本、笔记本。
导语 教 学 过 程
(导、学、练、展、评、用)
1.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2.姜夔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尤其精通音律,能自度曲。他的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写景、记游、酬赠等。晚年居杭州西湖,死后葬于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
一、导入
《爱上一座城的今昔》,为什么是爱上呢?
有一位诗人艾青曾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早在800多年前,词人姜夔走进金兵洗劫后的扬州城,满目萧条,怀着怆然之情写下了《扬州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姜夔的《扬州慢》感受扬州的今昔之景,理解作者所抒发的黍离之悲。
素养目标
1.学会对比《扬州慢》中扬州城的今昔之景。
2.理解作者在本词中抒发的黍离之悲,体会作者怀古伤今的写法。
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家国之情,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