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与噪声》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7 20:16: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shengwu66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80字。
  北师大版《4.3乐音与噪声》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仪器材料: 
  锯条(0—30cm);橡皮筋、直木板、纸杯、火柴杆;截成两段的圆珠笔;鼓、泡沫小球;音叉及鼓锤;示波器;塑料盒;水杯七个、竹筷子.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两名女学生表演水杯琴 
  两名男学生制造噪声                    
  那么,前者的声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我们称之为乐音,后者的声音(嘈杂刺耳,令人烦躁)我们称之为噪声.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乐音和噪声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 
  提出问题:水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竹筷子敲一遍;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我们大家用实验来探讨一下. 
  分组实践活动1: 
  ①学生动手做图1实验,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锯条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也就是声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每秒振动一次叫1赫.每秒钟振动1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1000赫.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小实验1:教师出示截成两段的圆珠笔(可视为高矮不同的笔帽),请同学吹出声音; 
  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管乐器——笛子. 
  分组实践活动2: 
  ②如图2实验:将橡皮筋一端绷在直木板上,另一端与纸杯相连且将纸杯固定在直木板上,用手按拄橡皮筋的不同部位(如A点, B点)学生聆听弦长、弦短的拨动,听音调的变化.从而得出音调跟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弦乐器——吉他、小提琴等. 
  交流讨论: 
  这三个小实验都是由于声源振动快慢的改变而引起音调的不同. 
  学生聆听 :不同频率的音叉音调不同,巩固赫兹的含义. 
  2.响度 
  教师创设情景引出响度的概念: “大声说话”、“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提出问题: 
  响度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通过实验来探究. 
  小实验2: 
  教师演示轻敲、重敲鼓面,引起泡沫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 
  教师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  
  学生得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教师总结: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就一定相同? 
  学生聆听;群马的马蹄声(由近到远) 
  得出: 
  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