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字。
北师大版《4.3乐音与噪声》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仪器材料:
锯条(0—30cm);橡皮筋、直木板、纸杯、火柴杆;截成两段的圆珠笔;鼓、泡沫小球;音叉及鼓锤;示波器;塑料盒;水杯七个、竹筷子.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两名女学生表演水杯琴
两名男学生制造噪声
那么,前者的声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我们称之为乐音,后者的声音(嘈杂刺耳,令人烦躁)我们称之为噪声.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乐音和噪声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
提出问题:水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竹筷子敲一遍;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我们大家用实验来探讨一下.
分组实践活动1:
①学生动手做图1实验,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锯条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也就是声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每秒振动一次叫1赫.每秒钟振动1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1000赫.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小实验1:教师出示截成两段的圆珠笔(可视为高矮不同的笔帽),请同学吹出声音;
提出问题:笔帽是靠什么发声的?音调有什么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管乐器——笛子.
分组实践活动2:
②如图2实验:将橡皮筋一端绷在直木板上,另一端与纸杯相连且将纸杯固定在直木板上,用手按拄橡皮筋的不同部位(如A点, B点)学生聆听弦长、弦短的拨动,听音调的变化.从而得出音调跟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的高低不同.教师再联系生活的弦乐器——吉他、小提琴等.
交流讨论:
这三个小实验都是由于声源振动快慢的改变而引起音调的不同.
学生聆听 :不同频率的音叉音调不同,巩固赫兹的含义.
2.响度
教师创设情景引出响度的概念: “大声说话”、“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提出问题:
响度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通过实验来探究.
小实验2:
教师演示轻敲、重敲鼓面,引起泡沫球的跳动进而得出鼓面振动的幅度大小不同;
教师提出问题:响度的大小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
学生得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教师总结: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声源的振幅相同,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是否就一定相同?
学生聆听;群马的马蹄声(由近到远)
得出:
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