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张瑞玉).doc
观课记录(张瑞玉).doc
教材分析(张瑞玉).doc
教学课件(张瑞玉).ppt
教学设计(张瑞玉).doc
课标分析(张瑞玉).doc
课后反思(张瑞玉).doc
评测练习(张瑞玉).doc
效果分析(张瑞玉).doc
共1个课件,8份文档。
《力的合成》观测记录
高二物理老师陈长标:我观察的是学习目标预设的达成
课标对本节课有四点要求,再看学案上和课件张老师所提出来的四个学习目标,显然,从学习目标的表现性看,张老师所设置的学习目标表达更加清晰具体,而且使用的词语也都便于理解。
从与学生的适切度来看,张老师采用了学案、课件、教具、讲授、提问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示具体的学习目标,我观察到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马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是马上开始动手做实验,说明这四个环节的目标设置都是非常明确的导向作用。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产生一个生成性问题,即力的方向怎么确定更加精确,该问题直接影响了平行四边形的制定,看来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力的合成》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探究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掌握好这个定则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知识,如何从代数运算过渡到矢量运算是本节的难点。同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合力和分力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合成.
3.理解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来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体验用等效替代的物理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2.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力的合成评测练习
◎必做部分
1.两个大小分别为F1和F2(F2<F1)的力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 )
A.F2≤F≤F1 B.F1-F22≤F≤F1+F22
C.|F1-F2|≤F≤F1+F2 D.F21-F22≤F2≤F21+F22
2.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l、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运算的法则,它的重要地位可想而知。教材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一来培养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二来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经过这一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讲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