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10字。
13.2 内能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3.1了解内能和热量
3.1.2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2. 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点均属“了解”“认识”“初步认识”的层次,考虑到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热学知识,学生对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内能热量等概念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采用“类比”“联想”等方法引入概念,不追求概念过分严密的表述。教学时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的文字表述,而要注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形成概念。
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机械能概念及其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更为抽象的内能概念,认识内能的转化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习本章后面热量、比热容、热机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全章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材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体会物理方法的运用。
2.通过自学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热传递和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通过自学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内能的概念、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难点:内能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评价设计】
1.全部学生能说出机械能中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并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
2.能够说出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物体的内能增加。绝大多数学生能知道温度并不是影响内能的唯一因素,举出2个其他影响因素。
3.能说生活中物体内能改变的例子属于哪一种改变方式。说出热传递和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的2个事例。能说出课本中2个实验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4.知道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能区分热量、温度、内能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与学活动 评价任务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