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个案分析
作者:江小玲 时间:2007/10/25 22:45: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396
……最近几天,他又不上操而且也经常缺课。其他同学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没有人敢过问他,听说他遇到了一些麻烦,我想帮助他,但他会认为我在同情他,这是他最忌讳的。照这样下去,他迟早会出问题,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让我欣慰地感受到你对教育的热爱和执著。有时候我想,传统的教书育人这种提法似乎有些不妥当,教育是需要心灵的对话,理应育人在先。可现实中,人们往往只看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直接或间接忽略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所以从你的来信中我感觉做你的学生是幸运的,尽管你也有你的忧虑和困惑,但你正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
对你提到的后进生转化问题,你已做了多种尝试,比如你试图打开学生的心扉,没有简单粗暴地把问题学生向学校甚至社会“一交了事”,也没有弃之于不顾。客观地说,你已经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更难得的是你在不断学习,给我来信即是如此。虽然我不是教育家,理论上也只是做了一些探讨,但还是愿意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供你参考。对此类问题也希望我们能继续交流,共同寻找一些切合实际的转“差”方法。对你提出的个案我简要分析如下,供参考。(案例中的学生姑且叫颜小东)
一般而言,后进生纪律涣散,信马由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果总是对“后进”的细节耿耿于怀,他就永远抬不起头来,只要在不违背原则性问题的前提下,迂回曲折地把一些小事放放,而用约束力强的、后进生也能够遵从的规则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此为“抓大”,即把握好方向。还要“放小”,这不是不管后进生的言行细节,而是要从细微之处着力,让后进生一步一步进“门槛”。但不能放任,必须逐步建立规则,要有底线,这种规则和底线要得到后进生和老师的共同认可。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学生都希望有民主意识,一位校长说得好:民主就是商量商量,但民主必须有实效,没有实效的民主只能是空谈。
颜小东同学的一些表现,反映出他的确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所以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其家庭背景做个全面的调查,是什么原因让他“目空一切”。在主动而不伤其自尊的前提下与其家庭取得联系,一般来说,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都比较敏感,所以你在与他家庭接触时要“智取”。比如你可以说替朋友搞“家庭洗涤用品”抽样调查到他家里去。最好也不要提起学校、班级、同学的事情,对他的父母也尽量“报喜不报忧”。
实际上颜小东的性格既有自闭的成分,比如不愿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流,不愿别人同情他。也有外显的成分,比如认为别的同学问问题是表现自己,自己也给老师提问题。不愿与他人交往、交流和避开他人的同情和关心是为了自我封闭,这实际又是不自信的表现,因此要给予他表现自己的机会,刚开始甚至对他的“哗众取宠”也不要介意,慢慢引导他从正面去展示自己。用自己的思维去揣测别人的行为,甚至想当然地注入并不健康的想法,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消极评价,是一种自卑心理的泛化。但值得注意的是颜小东同学把自己的自卑心理还迁移到对别的同学的认识上。从心理学上讲,自卑感强的人处处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无所作为,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不愿、不敢去尝试。所以因此丧失了许多机会。可以这么说,自卑廉价地消耗了前进的动力。你在安排颜小东同学完成某些任务时要因人、因事而异,尽量使其“跳一跳,摘到桃”。可以通过寻找他的“闪光点”,比如了解他有什么爱好,再来“投其所好”,尽量在他的爱好领域里让他找到自信。鼓励他大胆地去面对自身不足,而关键是能让他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颜小东同学对什么都看不惯,所以在自我表现上,目中无人,没有组织纪律观念,还认为别的同学问问题是表现自己,这是一种嫉妒心理,是因他自己的学习或其他方面不如别的同学而产生的既恐惧又恼怒的心理,因而他采取讽刺挖苦的行为。嫉妒是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对他人、集体都会造成有害影响,对本人的身心健康也极为不利。他不也问老师问题吗?我想老师在这时候有两种选择:根据他提问题的动机和难度,一是耐心细致地讲解问题,从最基础方面开始,步步为营,不管他能否听懂;二是故意说自己需要时间,然后找机会和他一起共同解决那个问题,增加与他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针对他不做操用吃早饭来搪塞,为什么别人吃早饭不耽误时间。因此可以在班里轮流学生(当然要有他)安排带操,带操的同学必须对出操队伍的纪律全面负责,当他自己也负责了全班的纪律后他应该有感触。
对后进生不应当过分强调横向竞争,而应尽力鼓励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功能,人只有在有盼头的时候,才会努力。帮助颜小东确立可行的奋斗目标是很重要的,可以一步一步地提高他的学习能力。我想颜小东平时也总会有一时的成功。所以要注意观察他某些学科或学习过程中哪怕微不足道的成功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根据情况,注意他喜欢的场合),排除消极心理,唤起学习动机。对学习上有了兴趣才可能不会“无事生非”。
另外,既然是农村小学,那么后进生面大,能否争取到学校的支持,比如考试与其他班不同步,分层教学,难度降低,重视基础。这样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帮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