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科学引导不可少

作者: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 刘建吉  时间:2009/4/17 15:57: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42
  新课程的实施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两个多年头了,总的感觉是,新课程不论是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等多个环节中,都必须有一种理念,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而且社会各界从事教育的人员,尤其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也觉得应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是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的,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把主体地位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突出三维目标。我想这应该是新课程的精神。
  下边我谈一谈自己很为粗浅的认识。我觉得新课程的实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并实施。第一,一定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举措;第二,教师必须发挥极大的主导作用,而且这个主导作用必须发挥好,这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方面。
  第一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好,要不然,新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那么怎样才算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我粗浅的认识是:
  首先,课堂上,关注并设法激发学生的活动的活跃性。
  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对课堂课题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才乐于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才会在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探索了合适的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投入了专注的情感,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才会产生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不唯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养成,“阳光的品质”(如自信、平和等)也会逐渐形成。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注意以下因素:
  一 教师必须有平等的思想,能关注每一个同学的表现,维护每一个正在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一个没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活动起来;不能关注活动积极的,放弃甚至刺激活动不够积极的学生。
  二 教师要建立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觉得课堂的“温暖”,在和谐的氛围下,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才能放的开,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鼓舞学生的“士气”。我想,只要这样下去,学生不但课堂印象深,而且学习兴趣浓。
  三 充分肯定每一个发言学生的答案,考虑学生答案的合理之处,不可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影响甚至学生的心情,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甚至在学生的内心留下自卑的阴影。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只为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品德心态的培养!
  其次,要科学地设计课堂,写好上课的教案,预设认为最合理的教学安排。
  作为新课程的教师,我们不能只起到留声机的作用,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有自己独到的为学生最乐于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设计。我们的备课,不能照搬现成的教案设计,因为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容许我们盲目,我们的教学道具也会不同于别人,我们学生上课的情况也会不同于别人,我们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也会不同于现成教案的创作者,我们只能成为新教案的创造者,甚至要编撰一定的教材!所以,认真科学创造性地备好每一节课,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的品质和职责。
  再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辅导,尤其是心理的辅导。
  课堂上的科学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可是,有些学生的课外辅导却不可缺少。因为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全体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更不可能在仅有的45分钟解决所有学生的所有问题。所以,下课之后、考试之后,对于有的学生的悲观失望的表现,我们要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烦恼,与他们谈话,消除他们的不够乐观不够快乐的情绪和思想,鼓励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并且以后多关注这些学生的发展情况,在他们取得一定的进步时,一定要给充分的肯定,并要求他们做得更好。相信,这样,学生的发展一定不会差的。
  第二方面,我要谈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我认为,如果没有了教师合理科学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发展就失去了航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目标和育人的目标就很难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就成了空话。进一步言,只是有教师知道还是不够的,只有当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时候,我们的新课程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实施,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