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性教学
作者:佚名
时间:2009/4/24 17:36:29
来源:
会员转发 人气:1076
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之时,启发式教学的意义愈发重要,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主动地,积极地探求新知,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畜牧教学中,如何能够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更好地探求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呢?如何能够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略谈一下我在畜牧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因人而异,量体裁衣,树立自信心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难易不同的问题,问题难易的尺度,应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社能够理解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一呼百应,便失去了提问的意义;问题过于深奥,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揭示矛盾,激发思考 课程的讲授只有在不断揭示矛盾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 3、激发好奇心,引起大家注意 从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生理现象入手,激发学生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全神贯注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如讲禽类的解剖构造之前,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禽类会飞,但人缚上两个大翅膀,是否也能自由飞翔呢?”其实不然,禽类会飞,除了翅膀之外,还具备中空而坚实的骨骼,气囊、卵生等一些特点。 4、层层设问,突破难点 将教学中的难点实现层层设问,逐层拨开,将支持点进行分解,逐个突破,循序渐进,激发求知欲,如消化系统是解剖生理课的重点和难点,牛、羊、猪的消化管和消化腺形态各异,如不进行分解,头绪多,内容杂,学生难以理解,此时,可将内容进行先分后总,分析讲解后,形式觉得思路清晰,复杂问题有变的简单了。 5、比较异同,加深理解 提出问题,通过比较使形式认清事物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达到加深和巩固知识的效果。再消化系统中,单室胃与反刍家畜的多室胃进行比较,从粘膜特点到各个腺区的大小。另外,也可通过纵比较,将犊牛四个胃的特点与成年牛四个胃的特点进行比较,在进行总复习时,还可进行综合比较,将知识综合整理,列出一览表,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6、承上启下提问 联系过去和现在所学的知识,能起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如在讲某个器官的病理状态时,可以就其正常的形态,位置及其组织构造进行提问,然后再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同时引出下文,这种提问能自然过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巧设疑问,所提问题有针对性,严谨性,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