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感悟成长
作者:佚名 时间:2013/7/18 12:15:1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757
其实,周末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就在于我们的心可以宁静下来,可以听听自己心里真正的愿望,看见自己心里面那些最柔软的、最芬芳、最美丽的想法。有的时候一周的五天,匆匆忙忙,在一个紧张的节奏里面,我们可以去建功立业,安身立命,我们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去完成自己的许多功绩,但是,自己心里整整的心愿在哪里呢?在这样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把它打开,我们去完成这种发现,让自己的心可以感受一份宁静,我想这是一种美丽的事情。
觉悟就是见我心
今天这个时代,相对我们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丰富。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科技无限发达,物质极大地繁盛,但是我们的心一定比过去更幸福了吗?更安宁了吗?我们拥有的一定比过去更多吗?世界繁荣了,不意味着人心的灿烂;世界的选择多元了,不意味着人心的稳定。我们可以想一想,就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物质条件相对很贫瘠的,但是呢,大家彼此没有多少的攀比的。大家都是一样福利分的小房,顶多说我们家的人不勤快,坐的都是硬板的椅子,邻居家安个弹簧、弄点海绵做个土沙发,生活质量的差别也就是这么大。不会像现在说我们家住的是经济适用房,我小学的同学现在住的是独栋别墅,而他当年的学习还不如我好。那个时候比孩子出息不出息,顶多说两家孩子一起进厂了,我的孩子还是二级工,而你的孩子已经是四级工了。不会说我们俩小时候一起,我的孩子现在下岗了,你的孩子现在是留美博士后。
就在四五十年前,我们的生活没有今天这么大的差别,大家由于那种贫瘠而稳定。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坏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讲到对经典的阅读、对成长的感悟?如果没有今天心里的失衡,没有社会的巨大变化,我讲的这个话题就没有意义。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我们大概从小就听到一个词,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
那么什么是“觉悟”啊!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汉字,写出来就很简单。觉字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字,悟是“忄”旁边一个“吾”。“觉悟”两个字什么意思呢?最根本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看见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我们今天的科技很发达,大家要是想查一个什么词,你去用google查,马上几十万个搜索结果都在你的眼前。但是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新搜索引擎,说想想我自己心里现在是什么愿望,“见我心”这种事情有别人、有科技去帮助我完成吗?没有。而我们的心到底有多大多小呢?我们自己不知道,人的心哪,有时可以游于万仞,独于天地万物,可以无比辽阔。有时候又心思狭溢,做到一个牛角尖里就觉得今天的日子都过不去了,人心真的有这么大小的区别吗?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为他的师傅:“师傅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师傅就跟他说:“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面建一座城堡。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傅说,我建好了。
师傅说“你再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根毫毛”。徒弟闭上眼睛想啊想啊,一根小毫毛,想好了,他睁开眼睛说:“我造好了”。师傅问他:“你造那么大一座城堡,是用你的心造的吗”?他说:“是啊,我自己想出来里面的格局。”师傅又问他“那你造一根小毫毛,是不是也用的是整个心呢?”他说:“对啊。我想小毫毛的时候,整颗心都在那小细毫毛上,也想不了其他东西。”师傅说:“对啊,人心可以造城堡也可以造毫毛,这即是心里的大与小。”我们每个人想想,人这一生,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他要学知识,他要有梦想,他为社会担责任,他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他一直希望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建一座城堡,能够安顿他人,能够安顿自己。也有些人,可能为了一个职称啊,为了两口子伴一句嘴啊,为邻居对你一个脸色不好看啊,心里就绊在一根毫毛上,怎么都过不去,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都不开心,这就是人心的大于小。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真是想要个人的幸福与安宁,需要有一个生命的起点,就是见我心,真正看看我心何在,这是我们真正的觉悟。
君子不忧不惧
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呢?经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大家知道孔子,到今年是他诞辰2558年。这么多年前的一个人,他写出老的东西不可能适用与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说每一句话拿出来在今天都是金玉良言。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的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做朴素的、最基本的。比如说大家看《论语》,经常看大一个词,说谁是“君子”。他老说“君子”,何为“君子”?学生就问他,你给我解释解释。“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啊!孔子说了四个字:不忧不惧。
一个人,没有太多的忧伤、忧思,没有太多的恐惧,就是君子。这学生一听,不以为然,觉得太简单了,年轻学生都心高气盛,想君子还不得大济苍生,还不得有丰功伟绩啊,还不得有更多得道德标准,光说一个人心里不嘀咕,不恐惧,这就叫君子,太简单了。孔子又说了一句话;“内省不疚”?就是说一个人,透问内心,有无愧疚。
一天下来,我们想想今天领导交给我的事是不是认认真真办了,没偷工减料,朋友托付我的事,我是不是做了,言必行,行必果。对家人我尽心了,我自己也很高兴,没辜负朋友。晚上睡在床上,这么想一遍,心思坦然,就这么睡着了,这就叫内省不疚。做到上不愧于苍天,下不愧于儿女,这就行了。
我们今天神经衰弱的人越来越多。按医学的说法是你身体不好了,给你吃点安眠药。实际上我们自己想想,什么叫小人常戚戚,就是指心里嘀嘀咕咕,心里放不下什么事。为什么放不下事?就是觉得这个我没做到位,哎呀,到晚上后悔,那件事觉得别人对不起我,怎么办,哎呀,恐惧、惶恐,内心有忧有惧,枕不安眠,夜里面肯定睡不好觉。所以每个人要做到反躬自省、每件事内心都没有愧疚、可以不忧不惧这个君子的标准并不容易,一个君子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反省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大家知道,《论语》里面提出君子应“吾日三省乎己”,这个“三”不是个具体的数字,是指多次、反复,就是一遍一遍地问问自己,有哪些事我还没有做到。比如说什么事呢?“为人谋而不忠乎”,我给别人做事,给社会做事,我忠诚了吗?我今天忠于职守了吗?有的朋友说,现在也没皇上了,还提这种愚忠啊!都过时了。我们还来看这个中国字,什么是“忠”啊?中心为“忠”。这个字大家人人都会写,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的标准,一个社会准则,忠诚于一个领导,这都太外在了,真正的忠诚只是一个标准,就是内心的良知,忠在你的心里。问问良心交代得过去吗?交代过去了即时最大的忠诚。我们今天做多少违心的事啊!社会逼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挣钱,或者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老是说违心的话。一个人要是违心话说多了,他没法不神经衰弱,这个人的内心是没法安定的,因为他违背了对生命的忠诚,所以“为人谋而不忠乎”这句每天该问问自己的。
孔子说的第二句话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誉了吗?今天说大话的人越来越多,拍着胸脯,夸海口,包在我身上,放心吧。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谁能保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真做到呢?这也不容易,也要问问自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