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感悟成长
作者:佚名 时间:2013/7/18 12:15:1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805
我看到朋友们传给我的纸条上,提到的问题很有意思。有朋友问,我们过去曾经说过,孔孟之道这些都是过时的,还有人批林批孔。儒家思想里面有哪些东西对我们今天还是有用的?还有的朋友问,像儒学啊,圣经啊,佛教啊,包括伊斯兰教这里面有没有一些相通的东西?这几个问题提得都很好,我综合来谈。
开始时,我就说了,儒家思想产生已经快2600年了,你能要求它其中的思想都适用于今天吗?要批判的东西太多了。但我们普通的大众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吸收那些有价值的美好。你把这些东西都吸收,你就完成了自己生命的一个提升。包括宗教,其实所有的宗教有一点相同,就是人心向善,它鼓励的一定是美好善良的东西。我们在今天不需要完全让自己的思想皈依于任何一个思想体系。今天时间有限,我光说了儒家,根本没提道家。我在讲《论语》心得之后,还讲了《庄子》心得。道家教我们什么?它教我们的是超越功利,是人生命的自由。在我看来,道家是出世之心,而儒家教我们做入世之事。人们要是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那这个人心态就好了。如果人人都像庄子那么潇洒,谁还来建设社会?但如果大家都那么较劲,太计较的话,我们的生命就难以超越。所以儒与道在我们生命中是可以融合的。我们吸收它最有用的那些东西,熔铸成我们自己,那也就够了。
我讲完了儒与道,在今年“十一”的时候还讲了七天的昆曲。还有朋友问我说:“你是不是以后也关注一下我们安徽的黄梅戏?”其实,这些东西都挺美好。为什么我讲昆曲呢?昆曲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一种戏曲,因为昆曲中有太多优美的程式,昆曲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能让我们触摸到那种古典的优雅和美丽。你说昆曲跟《庄子》、《论语》冲突吗?《论语》里有句话说得好,人的成长最终要达到这样一个状态,叫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句话什么意思呢?第一叫“志于道”就是我们的心灵有志于天地大道,也就是说在世界上要有志向。第二句叫“据于德”,要有自己的道德体系作为根据。第三叫“依于仁”,我们真在社会做事的时候,要以仁爱为依据准则。还有第四句话“游于艺”,就是最后你要找到一种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自己去爱好去欣赏,完成心游万仞。这也就是说,人进入这个社会去做事不是终点,人还要从社会中穿越,让自己的心灵欣欣向荣。我们去看看画儿,听听戏,喝喝咖啡,观光风景都是“游于艺”。
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
就像这么多朋友所说,面对古往今来的文化,不一定要很拘泥,你要很通透地把所有有用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生命里。这样的话最终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能够长成为自己。
这是还有一个问题,这位朋友说他刚刚参加工作,他很想知道我从小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这些道理我是怎么悟出来的?谢谢这个朋友的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人成长一天,就有一天的感悟,开始我说到了觉悟这个词,其实觉与悟是两个阶段,觉是一个瞬间,就是你听别人讲,突然醍醐灌顶,蓦然惊觉,这是一个瞬间。但是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为什么说人要有悟性?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成长每一天,会把日子过得不同。人成长一天,就有一天的感悟,我今天的感悟和昨天的感悟不同,明天的感悟和今天不同。在这种感悟中,我们穿越的世界可以一直在改变着,但是我们内心会有一种态度逐渐明朗起来。人生从“年十五至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是一天一天在感受吗?
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烈日炎炎下有一个人路过一个巨大的石料厂,看到很多人在那汗流浃背搬地搬砖。他过去问一个人,你在干嘛呢?那个人特没好气,怒气冲冲地说,你看不见啊,我就是服苦役的。他又问第二个人,你干什么呢?那个人就安静了很多,他把砖砌好,他说我在砌一堵墙。他又过去问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有一种很温暖的光彩,把擦把汗,放下砖很骄傲地说,我在盖一座教学啊!
大家想一想,这三个人手中搬的是一模一样的砖,干的是一模一样的活。一样的辛苦,却有不一样的答案。为什么?这是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感悟到最后,是要落实到态度上的。人的心态会决定状态,思维会决定行为。第一种态度我称为悲观主义者。我们做再体面、再风光的职业,都要付出,都辛苦也都要受委屈。所以人完全有理由认为,生活就是一场苦役,就算你当董事长,就算你当市委书记也有自己的辛苦。你抱怨的话,有理由,但是终其一生,你就一直抱怨着在消极中过苦恼的生活。第二种人,我把他称为职业主义者。一个人上班,他有他的工作,有他的职称,要对得起自己的薪水。所以他一定要保底,把他该做的活做完。但是他没有快乐,他这一生就一堵一堵地砌墙,他砌得都挺好,但是他没有在里面提升他自己的生命,没有满足感。第三种人我称为理想主义者,他这一辈子不管做再卑微的活,又或者哪怕他明天就丢了这份工作,他都会觉得终其一生,每一块砖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完成他心中的一座教堂。
我一开始就说到了,人心,建一根毫毛也需要整个的心,做一座城池,建一座教堂,也同样是你的心。当人心中有一个生命的大格局,阅读经典的那种感悟就在我们的每一天中。每一位朋友都要相信,人生流光几十年,你不是学习某个榜样,不是复制他人的成功,最大的成功只有一点,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祝愿合肥所有的朋友,都拥有生命中最好的殿堂,都成为生命中那个最好的自己。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