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话得体表达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陈立军  时间:2005/10/31 20:06: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29

  师: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熨贴得体的话,可以驱除寒霜,温暖心灵,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得体的表达在日常交际中十分重要。到底怎样表达才算得体地表达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学生A:我觉得,要得体地表达,首先要看清楚对象。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身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采用不同的表达。如,我们同乡下老大妈交谈,就不能这样问:“大妈,您的配偶还健在吧?”问一个小孩子的年龄:“你几岁了?”这很得体,可您用同样的问话用一位老人,就不恰当了。就职业而言,假如现在有人对我大谈特谈股市行情,那就是对牛弹琴。
  学生B: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不同的场合,也应该有不同的表达。如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说一些倒人胃口的话。我还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英国唯多利亚女王的丈夫不太关心政治,当然他也不能去关心。有一次他和他的妻子唯多利亚女王闹了别扭,唯多利亚女王因政务繁忙,很晚才回家。他的丈夫把门反锁上了,女王只好敲门,她丈夫问:“是谁?”女王回答说:“女王”,她的丈夫没开门,她又敲,丈夫又问是谁,女王回答说唯多利亚。丈夫还是没有开门,女王又敲门,当丈夫又问是谁的时候,女王回答说:“你的妻子。”,女王终于敲开了房门,也敲开了丈夫的心扉。女王首先之所以敲不开房门,就是因为她说话没注意场合,在家里,在丈夫面前怎么能回答说自己是女王呢?
  学生C:得体表达,时间也很重要。如在同学心情很烦的时候,你拿他的某个缺点或缺陷开玩笑,只会火上浇油。
  学生D:我也觉得说话要注意时间。有一次,同学A考试考砸了,正黯然神伤,好友B走了过来,拿起他的试卷:“唉,考得怎样?让我看看。”结果可想而知了。好友B在这个时候陈芝麻烂谷子什么都可以说,就是不能提分数。
  学生F:没错,这就叫做‘哪壶不开提哪壶’,当然会自讨没趣了。俗话说:“当着矮人,不说短话。”人家身体上有某个缺陷,他在场时你最好别提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别人刚刚受过罚,你在旁边若无其事地津津乐道也不对。
  师:刚才几位同学分别从对象、场合、时间等方面举例说明了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得体地表达。阐述得全面而具体。一个人说话,不仅是思想的表达,也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能于自己多一份谦虚,于他人多一份关爱与尊重,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心中装着他人,要做到语言得体也就不难了。老师举两个例子:                        
  记得在某电影颁奖晚会上,扮演《焦裕禄》获奖的李雪健说了这样几句话:“所有的鲜花和荣誉,都给了傻小子李雪健,而所有的苦和累,都给了焦书记……”李雪健之言,谦虚得体,从而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也赢得了亿万观众对他的更大的支持。
  有一次,一位课代表见班上的张三没有交作业本,就对张说:“麻烦你把作业本交过来,好吗?”张冲口一句:“没做完,不交。”只见这位课代表不慌不忙地说:“大家都交齐了,我也不想你掉队,请你快点抓紧时间做好,等你做完了我再去交。”张默不作声地拿起了作业本,很快就交过来了。这位课代表并没有摆课代表的架子,关爱尊重同学,所以赢得了同学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课代表说,你不交我可要告诉老师了,不但这次张不会交作业了,也许以后他也会磨磨蹭蹭地不想交了。那课代表就自己给自己的工作添堵了。
  当然,表达得体并不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在得体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把语言表达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精练深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我们学习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使语言表达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