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3 20:25: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50字。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 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学习本文精炼畅达的语言。
  3.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4. 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理解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3)体会本文情节的一波三折和精炼畅达的语言。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内容及作用。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三顾茅庐》。(展示相关图片,如刘关张的形象、诸葛亮的形象等)
  二、知识备查
  1. 作者介绍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2. 作品介绍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 “第一才子书” 之称。该书记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其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 文体常识
  古典白话小说:白话小说,发源于唐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 “街谈巷语”,后经历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到明代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说话” 艺术盛行,由此产生 “话本小说”。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
  宋末及元代,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作的拟话本小说。
  明清时期,古典白话小说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清代 “双峰”《儒林外史》《红楼梦》,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明代的拟话本小说 “三言”“两拍”(“三言” 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 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4. 写作背景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