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23 8:42: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40字。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积累词人苏轼的相关文学常识,包括字、号、朝代、文学流派等,并能熟练背诵本词。
  2. 深入理解词作中“月亮”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词句,把握词作的内容和情感。
  3. 细致分析词作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意境营造、结构布局等。
  4. 深刻体会词人苏轼在词中表达的复杂人生感慨,感悟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并能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重点难点】
  1. 重点:
  准确理解词作中“月亮”的象征意义,体会词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熟练背诵并默写本词,加深对词作的记忆和理解。
  2. 难点:
  深入领会词作中蕴含的哲理,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传达的人生智慧。
  真切感受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并能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中获得启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它承载着人们的种种情感。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这句诗描绘了明月在海上升起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天涯,也能在此时共同欣赏这轮明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人通过白露和明月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他的眼中,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月亮更加明亮。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句诗展现了春天江潮浩瀚无垠,与大海连成一片,明月随潮涌生的壮丽画面,营造出一种宏大而优美的意境。
  2. 月亮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它可以是思念的寄托,也可以是孤独的陪伴,还可以是人生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看他笔下的月亮又蕴含着怎样独特的意蕴。
  二、作者简介
  1. 苏轼(1037 -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风格豪放洒脱,意境开阔。
  2.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们在文学上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洵的文章以政论为主,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苏辙的文章则以沉稳平和见长,富有逻辑性。
  3.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们的词作都具有豪放的风格,但又各有特色。苏轼的词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豁达和超脱,而辛弃疾的词则更富有激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