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图文信息的相互转换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3460字。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信息的相互转换
图文信息的相互转换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文字信息的图示图解,二是图表信息转成文字。
考向1 文字信息图示图解题
文字信息的图示图解依然属于文内信息筛选题,即把文中筛选出的信息用示意图的方式转述出来。
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中,特别强调信息的筛选与梳理。既有对图表信息的筛选整合题,也有用图示的方式表述从文本中梳理出的信息的题。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作出选择。做题前一定要通读所有材料(文字的,图表的;正文的,注释的),务必整体理解,全面把握。另外还要有细节意识:
1.文字细节
对筛选出来的文字信息,要进行辨别。与原文对比,要比出有关与无关,比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辨出现象与本质。
2.图表信息
注意横栏与纵栏,看清数值与线条。特别是升降、拐点、时间、对比等有关数值。
3.选项图示
对于选项的呈现方式,要注意“关键词”和“符号”,特别是符号的指示意义,分清是包含关系还是层进关系等。
即学即练 (2023•福建厦门期初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做好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应以长江流域河湖为统领,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为有机整体,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干支流、左右岸、上中下游,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其中源头区,以预防保护、自然恢复为主,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逐步恢复长江流域源头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上游地区,通过加强水库生态调度,开展水库生境重建,减少筑坝拦河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中游地区,以保护恢复为主,通过加强洞庭湖、鄱阳湖与汉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生态恢复,协调江湖连通关系,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下游地区,以污染防控和治理修复为主,通过推进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加强岸线生态修复、恢复缓冲带等措施,“污染控源、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协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摘编自李海生等《聚焦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推进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年第2期)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源头区生态修复――→原则以预防保护、自然恢复为主――→措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
B.上游地区生态修复――→目标减少筑坝拦河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手段
协调江湖连通关系,开展水库生境重建
C.中游地区生态修复――→原则以保护恢复为主――→目标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D.下游地区生态修复――→理念污染控源,生态扩容――→措施推进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加强岸线生态修复、恢复缓冲带
【解析】 B项,由原文“中游地区,以保护恢复为主,通过加强洞庭湖、鄱阳湖与汉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生态恢复,协调江湖连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