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培优班复习:古代诗词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29760字。
2025年高考语文培优班复习《古代诗词》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马诗二十三首(选四)
李贺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①,谁为铸金鞭。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十
催榜②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其十三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堆金③买骏骨,将送楚襄王④。
注释 ①韂:披在马腹两侧用来遮挡泥土的一种马具。②榜:船桨。③堆金:《战国策》载郭隗谓燕昭王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④楚襄王:清人王琦曰:“夫襄王者,未闻有好马之癖。”
(1)下列对四首诗的依次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其一言骏马脊上有钱形花纹,奔跑起来如踏烟云。
B.其五描写壮丽的塞外风景,想象骏马驰骋的画面。
C.其十写项羽自刎之后,乌骓马临风哭泣,怀念故主。
D.其十三写侠客千金买马,拜谒明主,实现人生价值。
(2)下列对四首诗的整体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A.四首诗借“金鞭”“金络脑”“宝玦”等多种马具,衬托马的形象。
B.四首诗多处使用“谁”“何”等,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情感表达。
C.四首诗都是五言绝句,句句对仗,典丽精工,将咏物、咏史熔于一炉。
D.四首诗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现“诗鬼”之才。
(3)清人王琦评论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请结合以上诗中表达这三种情感的诗句,分别说明作者如何“借题抒意”。
答题要点:(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解读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分析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对诗歌的分析,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评价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
解析:(1)D.“拜谒明主,实现人生价值”错误。由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对雪二首①(共一)
李商隐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②。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③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④,有情应湿谢庄衣⑤。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注】①此诗作于大中三年冬,诗人将要东赴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幕之时。这两首诗借咏雪抒别妻之情。②王廷寿《鲁灵光殿赋》:“玉女窥窗而下视。”玉女扉:借指闺室的窗户。省郎:指皇帝的侍从官。因居省禁中,故称。③章台:即章台街。汉代长安城有章台街,因道路两旁植柳树而闻名于世。此状雪花如柳絮飞舞。④曹植有《白马篇》,曹植马即白马。⑤《宋书•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首联中“寒气”“清光”写雪花之清寒,雪花先飘入妻子所住居室,而后又飘人“我”工作场所的大门。
B.颔联诗人的视野从大庾岭移至长安的章台街,可见诗人登高远眺,视野甚广,目之所及都是雪花纷飞之景。
C.颈联寄寓了诗人对雪花的期愿,以一“定”字和一“应”字传达内心的想法,对于诗人而言,雪花是祥瑞。
D.尾联言龙山虽有“万里”之隔,但却“无多远”,这看似矛盾,实则不然,“无多远”其实是诗人安慰妻子的话。
(2)请简要赏析本诗前三联是怎样写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