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精测卷1
- 资源简介:
约10610字。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精测卷(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季羔为卫之士师,刖人之足。俄而卫有乱,季羔逃之。刖者守门焉,谓季羔曰:“彼有缺。”季羔曰:“君子不逾。”又曰:“彼有窦。”季羔曰:“君子不隧。”又曰:“于此有室。”季羔乃入焉。既而追者罢,季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主之法而亲刖子之足,今吾在难,此正子之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刖者曰:“断足,固我之罪也,无可奈何。曩者君治臣以法令先人后臣欲臣之免也臣知之;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君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致思》,略删减)
材料二:
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辩,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辩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
(节选自《列子•仲尼篇》)
1.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曩者A君治臣B以法令C先人D后臣E欲F臣之G免也H臣知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怨,指报复仇怨,其中“报”与“捷报频传”的“报”意思不同。
B.私,意谓偏向,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私”词义不同。
C.居,意谓坐下,与“居则曰:‘不吾知也’”中的“居”词义不同。
D.贰,意谓背叛,有二心,与“且贰于楚也”中的“贰”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羔对犯罪的守门人施行了刖刑,后季羔临难,守门人令他钻狗洞为难他。
B.守门人认为,季羔审理他的案件时既做到了公正执法,又做到了心存不忍。
C.季羔临危不越墙,不钻洞,斯文体面地脱离了险境,律己示人有君子之风。
D.孔子点评学生时赞其所长,亦不避其短,重视学生的德才发展和为人处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生君子,其道固然,此臣之所以悦君也。(《孔子家语•致思》)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
5.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四位弟子在为人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倓然①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仇,遂立以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立以为仲父,而贵戚莫之敢妒也,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