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任务:鉴赏艺术技巧+探究文本意蕴
- 资源简介:
约7460+1390字。
复习任务三 鉴赏艺术技巧
[知识导图]
一、修辞手法
手法 内涵 艺术效果
比喻 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①生动形象,凸显特征;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借代 用相关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有部分代整体(“帆”代替船)、特征代本体(“旌旗”代替军队)、具体代抽象(“烽火”代替战争)等 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具体生动;③有时具有回避、掩饰的作用
拟人 把物当人写,将物人格化 ①突出事物特征;②赋予无情感的事物以情感,使语言形象化,显得生动活泼;③便于抒情,激发想象,增强感染力
夸张 有意言过其实,对客观事实作夸大或缩小描述,以凸显特征 ①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②鲜明地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③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对偶 由两个字数相当、结构相同的语句构成的语言艺术形式 ①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挫,音乐感强;②表意凝练,概括力强,具有警策之效;③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吟诵与记忆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构成的语言艺术形式 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③增加气势,增强表现力;④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阐述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设问 在并无疑问之处,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以引起注意、思考和重视。设问包括一问一答、几问一答、连续问答等形式 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②引起人们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的作用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从反面表达正面的意思 ①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词严;②引起读者注意,增强表达效果;③变化句式,掀起波澜
反复 有意让某些词句重复出现,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之分 ①强调、突出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叹,加强语势和抒情效果;③间隔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的作用
……
复习任务四 探究文本意蕴
[知识导图]
一、意蕴内涵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如作品中渗透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某种风骨、某种精神或某种取向等。作品的意蕴不等同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它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属于文本的纵深层次。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构成意蕴的主要方面。很多作品的主题思想不是确定的,或不是唯一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读者感受到的思想有时也是不同的,并且随着读者不同视角和阅读层面的转换,作品的意蕴也不尽相同。但试题中的“意蕴”是实实在在的,有明确的指向,更有明确的答案和得到答案的依据。
二、“个性化探究性试题”的基本形式
文本
研讨式 这类试题研讨的话题答案指向比较明确,就是对文本进行探究。内容包括对文本语言的理解、表现手法的探讨等。考生的理解需要以文本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