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字,这是一节审美阅读、情感体验课。
我的母亲
学院附中 梦痕
一、 设计思想
这是一节审美阅读、情感体验课。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将会遇到很多的情感问题,情感是内在的,同时又是需要表露、需要倾诉、需要分享的。因此,本课将通过研读老舍《我的母亲》来探讨情感问题,深入地认识情感、体验情感,进而更加尊重情感、珍惜情感,更好地表达自己丰富、独特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启发和培养,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感受感情世界的丰富多彩,结合本课形象生动、感情真挚的特点,通过体验母亲的形象美、情感美,引导学生去认识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从而受到感染并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屏幕显示:以大海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的母亲》——老舍,右下方是老舍图像。左边字幕:母爱、生命的乐章。
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颂母爱,怀念母亲便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书写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质朴感人的回忆散文。
(二) 审美阅读,情感体验
1. 母亲的形象美
老舍的母亲并不识字,她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但她毕竟又有其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她为中华民族生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给他以“生命的教育”,使他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那么,在老舍的眼中,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呢?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跟着作者走进他贫寒的家,去认识那位伟大的母亲。
学生阅读思考、概括,屏幕显示:
母亲的形象美 勤俭诚实
吃苦耐劳
热情好客
谦让随和
善良坚强
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真、善、美的灵魂。
学生阅读思考:文中哪些饱含深情的议论抒发了老舍对母亲的崇敬和缅怀。
明确:正如课文第12段中写到“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第17段也有这段话:“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文中母亲的形象美。
2.母亲的情感美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无须太多的言语,这正是母爱深沉伟大之处。老舍先生能从母亲无言的表情和举动中体悟到这份真情。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流泪的细节描写。
明确: ① 哥哥外出学徒,做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② 为了让 “我”读师范,母亲四处筹来“巨款”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