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案3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1 20:15: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930字。
边城(节选) 
从容说课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第三节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节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第五节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竟渡时巧遇大老天宝的情景。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情感上的执著,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第六节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四节小说,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人胜。 
    让学生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认识翠翠、认识爷爷,并通过他们来体会作品中的风俗美与人情美。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情节铺设上运用顺叙、补叙的叙述手法,在时间的回环往复中使作品情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写作特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对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过程与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翠翠这个人物是“爱”与“美”的化身的含义。教学难点 
    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 
氛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课前先作一个调查,大家都曾去什么地方旅游过? 
    生:(纷纷抢答)长城、海南、泰山、周庄…… 
    师:哟!看不出来,大家“走南闫北”,真可谓“行万里路”,堪比当年的徐霞客啦! 
    【众生笑。】 
    师:那我想问一问,有没有人去过一个叫“凤凰”的地方? 
    【学生议论纷纷,互相询问“凤凰”是什么地方。】 
    师:(故作得意)难住了吧? 
    生:老师,你给我们说说看吧! 
    师:凤凰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 
    师:(看到学生表现出一种憧憬的神情,略做停顿)不过——目前,老师也是“心神往之”啊! 
    【学生大笑。】 
    师:不过,“凡事预则立”—— 
    生:(争相抢答)“不预则废”。 
    师:所以,我找了这些图片,以备日后游凤凰一用,现在先拿来与诸君共飨。 
    【投影。】 
    【出示一组湘西风景、民俗的图片。】 
    【学生边看边议论,对部分图片啧啧赞叹。】 
    [推进新课]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特别想去这个地方吗? 
    生:(七嘴八舌)当然是去看风景啦! 
    师:(笑)大家只说对了一小部分,其实还有更重要的。 
    生:是什么啊? 
    师:(看到学生很期待的样子,故意卖个关子)一言难尽啊! 
    (学生笑问为什么。) 
    师:(停顿一下)怎么说呢?这样说吧:看不尽的凤凰美,说不尽的沈从文。 
    生:(恍然大悟)老师你说的是《边城》吧? 
    师:对!可以说边城就是凤凰。这里不仅有着清山秀水,淳朴的民风,更走出了沈从文先生这样一位质朴、博学,将“爱”与“美”演绎得动人肺腑的“湘西的儿子”。 
    【投影。】 
    1.沈从文照片及生活书店1934年首版《边城》图。 
    2.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effeI•ey C.KinKley著《沈从文论》j。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