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60个字。
《杨修之死》教案
乐清乐成公立寄宿 学校朱旭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理清文章脉络,能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抓关键词、品析语言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②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把握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①理清文章脉络,能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三、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把握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
《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
1、《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2、罗贯中,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他生活的年代政治腐败,作者郁郁不得志,于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
《三国》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
1、杨修,曹操手下一位素负才名的文士。
2、本文选自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事情发生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
二、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屯tún兵 鸡肋lèi 主簿bù 汝rǔ 恃shì才放旷 酥sū 恶wù
朝zhāo歌长zhǎng吴质 叱chì 阜fù
2、词语
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谮害:诬陷,中伤。
佯:假装。
答教:应对提问的答案。
讫:完。
匹夫:无学识无计谋的人。
适:适逢。
心甚忌之:嫉恨。
数犯曹操之忌:忌讳。
3、翻译句子(研讨练习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小说情节
1.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