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110字。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石雨鑫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媒体:课件 、 《三国演义》主题曲、DVD
教学方法:(四读法)
1、 泛读,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2、 精读,分析人物性格。
3、 赏读,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4、 延读,探究杨修的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前2分钟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DVD,烘托气氛。)同学们,从刚刚的音乐当中你听到了什么?(人吼、马嘶、战场厮杀之声......悲壮之情)
《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英雄的悲壮之歌,让我们在这悲壮的乐曲中重温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关于《三国演义》或者是罗贯中你了解些什么?可以告诉我吗?(学生谈文学常识)
《三国》开篇就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迭现,今天我们就从中淘出一位英雄来学习一下。他就是——杨修。
二、预习检查: 1、字词 2、翻译句子(研讨练习三)
三、泛读,整体感知
1.朗读要求: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
2.朗读任务: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鼓励学生试设计板书或表格回答)
归纳: 事件 心理
主线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 “活”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酥饼 虽喜笑,心甚恶之
根本死因 揭梦中杀人 愈恶之
(插叙)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植斩吏 大怒
为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插叙的顺序。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
四、再读课文,研讨探究,学生探究杨修的死因。(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归纳: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