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13 23:49:5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70个字。
  《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诗歌,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2.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涵。
  2.      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班有位同学曾经在她的作文当中采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出示幻灯片,并且由作者来朗诵这首诗)大家对这种文体已经不陌生了,你们知道这种诗与其它文体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欣赏这类文体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语言风格、结构布局、情与景的交融)如何来评价一首诗的优与劣?(字词、写景、抒情、状物、意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著名诗人鲁藜的世界,去品味,去领会,他为我们创造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2.教学实录:
 一、(出示幻灯片《一个深夜的记忆》并且有感情的朗诵)
  要求:
  (1)先不看作者的评价,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
  (2)同学之间把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换,互相评价,把你认为与作者的见解不同的可以拿来共同鉴赏。
  (3)将自己的见解与作者的评价比较,看看自己与作者相差多少,相同的是哪些,哪些不及作者,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加以纠正。
  (4)关于评论:曾卓,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这篇对鲁蓠的《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虽然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却以其精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为我们如何阅读和评论诗歌,学习诗歌评论的一些常识做出了榜样。
  小结:
  (1)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意境,何为意境?
  如何创设意境?创设意境需要哪些手法?以上问题需要举例并注意穿插讲解。如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晚山、黄河、大海等景物,显示出登高远眺的特点。同时通过“依”、“流”等几个动词使自然景物活了起来,赋予自然景物以活泼的生命和神态。“依”字且得很好,勾画出了落日近山的奇异风光。“流”字也用得很好,象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使读者看到了千里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甚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滔滔黄河水的声响。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使人们想象中的“山”、“河”也染上了不同的颜色。诗的后两句,貌似说明一种哲理,实则显示出:如果要看到更广阔更奇丽的情景,那就得“更上一层楼”。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后两句一点也不干枯,相反地与前面的景象衔接得很好,气脉一贯,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新颖而又完整的登楼远眺图。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也表现得很好,仅从登高望远的情景,就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情绪是积极向上的情绪。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