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助你一臂之力——诗歌鉴赏小窍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5 12:54: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00字。让细节助你一臂之力——诗歌鉴赏小窍门 hhl
从2002年开始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着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答题的难度加大了。尽管这种题型的转变已经有五个年头,可是许多考生还是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在这一板块上失分相当严重。尽管各种教材、资料对诗歌鉴赏方法归纳很系统,但或过于理性,或过于详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笔者拟定从细节这个角度来简单谈一下,希望能对学生答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通常许多考生都是看了几遍诗歌之后,仍不知道讲什么内容,迷迷糊糊的。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笔者认为只要抓住一些细微之处就能见整首诗的精神,理解了诗歌讲的是什么之后,答题就显得简单多了。
一、       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
【典型题例】2005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卷二)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简析:本题考查形象与思想感情的鉴赏。首先从题目及整首诗歌中把握大意,在“邯郸”“冬至”的“夜”里“思家”,也就是说诗歌是作者在邯郸驿馆的思家之作。其次,在此基础上扣住诗句来回答问题,对于诗句中的名词要关注,将其作为意象来把握其中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心情的评价。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
又如: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问题: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诗句的妙处。
简析:从题目“十五夜望月”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首诗讲的应该是“思乡”这个主题,因为在十五月圆之夜举头望明月一直是个思乡的表现,典型的诗句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不确定的话,结合三、四两句主题就非常清楚了。问题问的是这两句的妙处,其实就是要考生从主题这个方面来思考,诗人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写出来的,这样考生答题就不会有所偏离了。考生只要紧扣诗句抓住关键词“谁家”就可以组织答案了。
  参考答案: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夜的秋思落在谁家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二、       要看看作者是谁,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
【典型题例】 2004年高考(广东卷)诗歌鉴赏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