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新闻和访谈录阅读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20 18:02: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0210字。山东省菏泽市高三新课程语文第一轮复习同步检测
新闻阅读
郓城一中 张均华
   (分值:45分 时间:45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18分)
   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
   这些天,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但是,一纸喜报换来的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笑脸。
     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原因是他“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 
     8天之后,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因为女儿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自己又无力凑够学费,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农民李海明在家中上吊自尽。 
     为何悲剧总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更需要哪些帮助? 
     5月10日~6月2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高考贫困生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山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的16所高中,共回收贫困高考生问卷322份,高中教师和校领导问卷89份。 
     调查显示,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其中,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有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在农村,因子女教育花费大而造成家庭致贫、返贫的事早已不是新闻了。江西省赣州市某村的一名考生家长说,以前指望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现在发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费一路看涨,不少家庭供到半路,就揭不开锅了。村里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在调查涉及的地区中,贫困生约占32.7%,西部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他们当中,品学兼优者占52.2%。调查发现,11.5%的贫困生在高中期间曾经辍学,12.7%的人因交不起学费可能放弃上大学。 
     调查中,62.8%的高中教师认为,能否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往往决定着贫困生能否圆大学梦。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六成贫困高考生表示自己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2.5%的贫困生认为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80.3%的贫困生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 
     “我听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我先贷款,再挣奖学金,假期还能想办法打工赚钱。”家住沂蒙山区的张慧今年9月马上就要成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了,头一年的5000元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筹集的。对于未来,她充满了信心:“已经考上了,再难都要熬过去,往后就能替家里分忧了。” 
     和张慧一样,由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已经被33.8%的贫困高考生认为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相比之下,最贫困的那部分人(25.5%),明显对社会经济资助更为渴望。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助学贷款的总量,但却无法满足同样逐年增长的贷款需求。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约1562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截至2005年12月底,在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者的比例仅占14.6%——这说明,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人是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家住安徽省固镇县马林村洪庄、就读于固镇一中高三10班的张莹莹在调查中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我会尽量靠自己的能力和亲戚的支持完成学业的。” 
     面对上大学后将面临的经济困难,94.7%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后将争取获得奖学金”,88.2%的人“希望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收入来补贴生活费”。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大学期间要省吃俭用甚至假期不回家,以降低生活开支。
   1.结合文中调查,简要概括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4分)    2.文章开头的悲剧令人痛心,结合全文分析,如何避免悲剧在收获季节里重演?(4分)    3.本文在新闻调查情况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4分) 
   4.调查中有位同学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高考贫困生该如何消除这种想法,结合全文分析,社会该为此做点什么?(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5~8题。(15分)
   伊拉克战争是如何搞砸的
   [英国《金融时报》9月18日文章,作者 斯蒂芬·菲德勒] 
     美国国务卿赖斯承认,在入侵和占领伊拉克的过程中,美国犯了成千上万个战术错误。《华盛顿邮报敝五角大楼高级记者托马斯·里克斯强调,美国在伊拉克所犯的错误比赖斯说的要严重得多——华盛顿的战略从一开始就策划得恨糟糕。
     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设计的这一战略是以占领巴格达为目标的。据赖斯说,弗兰克斯将军根本不是一位战略思想家。他还不断受到来自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压力,要他削减人侵部队的数量。这意味着在巴格达之战获胜后,没有足够的部队维持秩序。
     拉姆斯菲尔德似乎要同时完成至少两个任务:打赢一场战争并向全世界证明美国能用少量技术先进的部队在冲突中获胜。他要改变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采用的绝对优势兵力的原则,蔑视那些反对他在美国军队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