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40个字。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授课人:铜仁市六中田奕
【课型】诵读课
【教学设想】《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和悦优美的爱之歌。诗歌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温柔亲切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了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义的存在。教学本诗,主要让学生在多次诵读中,感受本文欢快明朗、轻松愉悦的气氛,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体味“雨”的形象所赋予的丰富内涵。但因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在理解诗歌意象上将酌情进行。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
3.学习拟人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感悟作者对春雨的描绘和歌颂。
2.正确理解“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一句
【教学难点】
1.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朱自清散文《春》中春雨一段。调动学生激情引入课题。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就写得别具一格。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喜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再一次去感受春雨的美。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