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0字。共5课,实用性强;设计新颖。体现叶圣陶先生“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理念,力图实现叶老“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的追求。
第五单元整体设计
济南长清实验中学 董丽丽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文章是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几个名段节选,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记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故事情节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迭起,读来引人入胜。《杨修之死》选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历史小说取材于史实而又有虚构。《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勾勒了一幅绝妙的讽刺画,深刻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士人的毒害之深,围绕着范进命运的变化写出了世态炎凉。《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是个苦命女子,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课标要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清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如《杨修之死》,曹操杀杨修,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史籍中并无杨修以“造言惑众”获罪的记载;曹操被魏延射落门牙一事,更是子虚乌有。此类虚构情节往往能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很值得研究。其次,应注意交代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看清人物活动的大背景。例如学习《智取生辰纲》,就应当让学生知道“七星聚义”的经过和事发后晁盖率众上梁山这个结局,可以只
17 智取生辰纲
【教材分析】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记叙了杨志受大名府梁中书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刻画了杨志粗暴急躁、小心谨慎的性格,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初步揭示了梁山好汉反抗贪官的斗争形式。文章紧扣“智取”来写,明写护送队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构思极为巧妙,情节富有戏剧性。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力目标
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结合具体环境,把握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中与杨志相关的十二、十三、十七回故事,或教师运用多媒体提供相关的故事梗概,了解杨志的性格发展历程,为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题中寻找突破口,抓住题目中的“智”字,由此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