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30字。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祝东升
(一)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1.鼎湖山听泉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3
单元章节名称 学会读书㈠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页码 2-6页 执教者 祝东升
版本名称 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年级 九 册 次 五
(二)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选文都侧重描摹自然风光,赞颂了自然山水的秀美和神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有交响乐一般的鼎湖山泉水声,有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的林中小溪,有飞红滴翠的黄山,还有如画似绣的桂林山水,只要你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你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奇妙。
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写了作者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美仑美奂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本课,一要让掌握课中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解词语,了解鼎湖山白天泉声和夜晚泉声的特点。二要教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本课重点训练项目是朗读。三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散文知识和阅读技巧。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自学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背诵优美语段。
2、学习本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2、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自然风光,进而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强化诵读,在诵读吟咏中,思考、体会、感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精髓,体会文章要旨。
3、本文语言优美隽永,引导学生自主体会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
教学难点 本文寓理于景,在景物感悟中理解哲思是本文阅读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 1、录音机、音乐磁带、课本、工具书。
2、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图片,初步感知鼎湖山的美。